“一生一课表”构建学生个性化学习地图 从非遗技艺到创客空间
发布时间: 2025-03-2109:11作者: 魏杰来源: 长江日报浏览量:
学生在科技创客社团体验简易灯泡制作。
趣学国艺社团的学生在手工制作灯笼。 陈思迪 摄
每周五下午,洪山区卓刀泉小学的走廊总会漾起欢快的声浪——剪纸刀划过红宣的沙沙声、陶笛试音的清越鸟鸣、彩墨滴落灯笼的细微轻响,交织成非遗传承的童趣乐章。103班的庞沐恩同学正握着月牙形剪刀,在殷红宣纸上剪出小鱼的纹样,“上周我们做的脸谱风筝可威风啦!”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社团老师教我调颜料,我把关羽的绿袍涂得特别鲜亮,星期天在公园飞得比云朵还高!”
与此同时,操场上空银翼翻飞,无人机社团的少年们正驾驭银色的“空中精灵”灵巧穿越障碍圆环。卓刀泉小学让非遗技艺与科技实践在校园里同频共振,古老智慧与未来科技的对话,为“五育融合”写下生动注脚。
■ 每周五“走班”让学生充满期待
“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卓刀泉小学校长叶维文这样描述学校的社团设计理念。为打破学科壁垒,学校立足“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双轨育人理念,通过统筹规划分学段课程体系,以走班制打破班级界限,将“四季成长”“趣学国艺”“科技创客”三大系列社团课程纳入常态化教学体系,既确保课程系统性,又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实现文化浸润与科学探索的双向成长,构建起“一生一课表”的个性化学习地图。
低年级以“感知与启蒙”为主,学生通过观察四季物候、体验简单非遗手作,激发兴趣;中年级侧重“探究与实践”,如结合《月令七十二候》制作节气香囊,结合《诗经》植物图谱拓印树叶;高年级则强调“创新与联结”,例如用发报机原理制作“摩斯密码天气预报器”,设计学校“云鼎农场”的智能灌溉系统呼应传统犁具智慧。每周五下午,全校实行“走班制”,孩子们背着专属工具包穿梭于不同教室,家长王女士感慨:“孩子回家总念叨周五是最期待的日子,眼里都是光。”
■ 拓印等12项非遗项目纳入课程体系
学校将绒花制作、瓦当拓印、扎染技艺等12项非遗项目纳入“趣学国艺”课程体系,每个项目都设计了“技艺传承—文化解码—创新应用”三级学习目标,让非遗“年轻”2000岁。“勾脸谱时,每一笔色彩都有讲究,红色代表忠义,黑色象征刚正……”社团课上,学生们手执画笔,在京剧脸谱上勾勒文化密码。制作非遗绒花饰品时,指尖缠绕丝线,复刻千年工艺之美。社团负责人陈老师说:“我们希望通过绒花、瓦当、扎染等非遗体验,让孩子不仅学会技艺,更读懂背后的民族精神。每次看到他们专注创作,就知道文化传承有了新的接班人。” 家长张先生点赞:“孩子学了皮影后,居然能说出《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这些手艺活,比游戏更有吸引力。”
“四季成长” 课程则将传统文化与自然教育深度融合。春日课堂里,学生们围坐桌边,手持彩纸细作簪花,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专注的笑脸上。“制作农耕工具‘犁’时,我知道了节气与农耕的关系,原来四季藏着这么多智慧!” 学生捧着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兴奋分享。卓刀泉小学将四季元素、传统文化与手工技能融合,比如端午做艾叶香囊、夏日制蒲葵扇,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感知自然韵律,课程还融入节气故事讲解,让传统文化“活”在体验里。402班李睿祺同学笑着说:“去年冬天我们做了‘梅花烙画’,老师还带我们背了王安石的《梅花》。现在每看到梅花,就觉得它和诗句一样美。”
■ 创客空间给想象力装上引擎
无人机社团的训练场上,学生们正在进行 “智能巡检” 模拟演练。他们不仅要掌握飞行操控技术,还要运用编程知识设计巡检路径,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规划。这种项目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逻辑推理和人际交往能力,使智育与劳动教育、德育在实践中得到统一。
创客空间内,“磁力小猴”正沿环形轨道飞速攀爬,六年级的商梓琳同学正在调整电磁铁强度,试图让“猴子”完成空中翻转。另一侧,两组学生围绕“悬浮小球”装置激烈讨论:“古代张衡造地动仪用杠杆,我们是不是能用磁悬浮原理升级‘磁力小猴’?”科学教师蔡星玲说:“有孩子问我‘磁力小猴’和孙悟空谁更厉害,我告诉他们,齐天大圣翻不出如来手掌,但你们可以创造让猴子飞出银河系的科技!”
■ 特色社团为孩子搭建成长舞台
从自然四季到文化国艺,再到科技天地,卓刀泉小学特色社团以多元场景搭建成长舞台。在“多彩”学科节上,当家长们目睹一件件精美作品皆出自小学生之手时,惊叹声此起彼伏。作为“赛船”比赛中的佼佼者,604班学生严扶翼十分开心,他说:“老师结合《船的研究》这节课,带领我们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手工小船。假期我们还代表学校参加了湖北省的科技比赛,我感到特别自豪,希望我将来能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
“教育不是二选一的单选题,我们要做的,是让五千年文明与未来世界,在孩子的掌心温柔相握。”望着热闹的校园,校长叶维文语气坚定。在这里,每一间教室都是时空的交汇点:绒花的丝线连着缫丝嫘祖,也牵着纳米纤维的未来;木犁的曲线藏着农耕文明,更启示着生态科技的方向。
(魏杰 陈思迪)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