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正文

尽情玩乐,才是童年正确的打开方式

发布时间: 2017-09-2916:00作者: 梅继华来源: 安陆市实验小学浏览量:

 

尽情玩乐,才是童年打开的正确方式 

  这是一所乡镇幼儿园,看着园里开心游戏的孩子们,觉得这才是教育本来的模样。尊重孩子的天性,在户外活动中去认识学习。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在蓝天下玩耍;在劳动中亲身体验种植的方法与秘密;在摸爬滚打中锻炼身体素质;在原生态的“乡土”玩具中学习创造;在沙土中挖掘“宝藏”;在“小水车”吱吱溜溜的声音中嬉戏。

  谈起“教育”,太多的专家与理论来教我们怎么做?做什么?越来越早的智力开发,越多越昂贵的教具学具,越来越丰富的课程与选择,越来越多的争议与质疑,越来越模糊不清的“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人才”。孩子们的书包越多越大,越来越重;家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望子成龙的心情越来越焦灼,攀比的风气越演越烈;老师们越来越累,越来越小心翼翼,越来越开始遵循所谓的“教育规则”,将不同个性不同特长不同发展的孩子培养得越来越像一个模子。 

  学前教育领域一直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几乎所有口碑良好的幼儿园,也就是国家认可的一级一等园都不将识字、算术当做教学重点,而将孩子情绪、情感、习惯、行为的培养看得更为重要。一些规模小、起点低的幼儿园则恰恰相反,他们招生时往往承诺,在幼儿园教会孩子识多少多少字、学会多少多少以内加减法。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冯夏婷在谈到这个现象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幼儿阶段,情绪、情感、习惯、行为的培养肯定比知识、技能的培养更重要。而有些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甚至孩子两三岁时就开始读拼音、认汉字,显然是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 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一个好的幼儿园会通过组织科学、艺术、社会、健康、语言这五大领域的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多种能力。在湖北省安陆市洑水镇中心幼儿园,我们看到了多种多样活动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

  沙水区,孩子们学会了爱护自己的游戏玩具,两三岁的孩子都能将自己的小鱼竿,小铲子整整齐齐的放进玩具箱;模仿“马路开车”游戏中,孩子们都能在“小交警”的指挥下井井有条的顺序前进;烹饪活动中,三个娃娃一组,从放豆子到磨豆浆到清理小石磨,孩子们的神情专注,一丝不苟,现场煮开的豆浆香醇可口;种植区,老师们领着大一点的孩子拔杂草,采摘蔬菜,另一拨正在播种种子,稚嫩但娴熟的动作显得“乐在其中”;刚入园的萌宝们正在玩“小蚂蚁搬米”,颤颤巍巍的走过“独木桥”,钻进手工制作的“山洞”,搬起小木块放进大竹筐,随之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还有未经任何加工的“竹筒积木”,自制简单的“木高跷”,废旧利用的“轮胎桥”,本土木匠独创的“木框山洞”,墙壁上悬挂的“蓑衣蓑帽”,五谷杂粮制成的各种画作,孩子们的创意与作品让我们“大开眼界”! 

  扎根实践,善用本土资源,开发户外活动领域与形式,让孩子们尽情玩乐,自由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这才是教育。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