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印保海身残志坚 扎根农村30年 谱写后勤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18-05-1320:39作者: 许光泽 何志德 姜俊波来源: 丹江口丁家营中心学校浏览量:

  
印保海老师介绍他的食堂管理台账
  
印保海老师在进行营养餐日核算
  
印保海在食堂为学生打菜盛汤
  
印保海制作PPT在十堰营养餐会上交流经验  

    他在懵懂幼年时期失去左手。他是一名残疾教师。 

    因肢体残疾没有通过大中专高校录取体检,为了生存,更为了心中一个梦想,他在高中毕业后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在他从教30多年里,从偏僻的村小民办起步,干一行爱一行,他用对偏远山乡学生对知识苛求的理解和感悟,以滚烫的爱心呵护着每一棵幼苗,所代学科一直在本地同类学校遥遥领先,甚至不落后办学条件更好的学校。他成为学生喜爱、家长信任、社会认可的好老师。 印保海,生于1963年10月,中共党员。1985年走上教育岗位,辗转多个村小任教,通过函授和成人高考先后取得中师专科文凭。1996年民转公,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现任教于丹江口市浪河镇青莫联合小学(以下简称清莫联小),担任常务副校长,2012兼职分管学校总务及营养餐管理。 55年的漫漫人生路上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打击、太多的不幸,但他选择了从容面对。充满艰辛的生活和岁月,见证了他对学生的挚爱和对家人的愧歉,见证了他对教育的无限忠诚,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无限执着。 磨难袭来,他报生活以歌 1966年春,在两岁多的时候,一场意外让印保海失去了左手,导致后来无法通过大中专招考体检。但为了心中的理想,1985年高中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在与襄阳市谷城县交界处一所十分偏远的村级教学点当上一名民办教师。 

   

   

   

   

    后来,印保海结婚娶妻,生育一对儿女。家里的几亩水稻和茶园平时都靠勤劳的妻子管护耕作,日子虽然清苦,但一家人和和美美,平平静静。然而,生活并没有他的知足而总是给他阳光,更多的是风雨。自1996年起,磨难接踵而至,妻子患乳腺增生、肾结石等慢性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女儿突发神经性头疼。后来自己因眼痛难忍,视力下降,经检查患上青光眼。2007年,儿子因一场意外事故造成脊椎压缩性骨折,下肢伤残,让一个如花的青春顿时凋零失色。至今儿子离不开双拐,生活几近难以自理。 印保海以惊人的毅力和忘我的工作,独自苦撑着这个屡经磨难的家,他把苦水悄悄咽入腹中,从不向外人诉说,不向组织提要求。妻子、女儿患病期间,为不影响工作,他很少请假到医院照顾,家里农活也都是利用假期周末耕种。儿子发生意外后需要到襄阳一家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印保海总是在周末和假期陪伴着儿子,从来不占用工作日,也从不耽搁一天的教学。 生活报之以痛,他却回之以歌。苦难并没有压垮印保海,他依然乐观坚毅,兢兢业业,扎根山区小学,像一头不知劳累的老黄牛,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度过的33年光阴,见证了他对每个学生的赤诚之心,记载着他对教育岗位炽热的爱,同时也留下了一串坚强、美丽的足迹…… 印保海的乐观坚强也让他的儿子深受感染。近几年,其子拄着双拐,以顽强的毅力在十堰一家医校学习,当前在十堰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像他的父亲一样,身残志愈坚。 担子压来,他勇挑重担勤勉耕耘 浪河镇黄龙、青莫地处浪河东南一隅,地广人稀,最远处与襄阳市谷城相邻,距离浪河集镇中心约60公里。1996年,原青莫、黄龙两个管理区四个村级小学撤并组建了浪河镇青莫联小,办学地点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3602厂子弟学校。 万事开头难。新的青莫联小成立伊始,年龄结构偏老龄化的乡村老师走到一起,谁来主持教学管理工作?人们把目光投向过去在原村小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工作扎实的印保海。这个秋天,印保海成为该校首任教导主任。自此,学校最忙、担子最重的工作就落在印保海的肩上。双休、节假日加班是常态,没有一分钱的额外补贴,有的只是人前人后、像陀螺般运转着。印老师没有怨言,有的只是默默奉献……2001年升任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 他在青莫联小工作的二十多年里,从教导主任到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年复一年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大练兵,开展教研教改工作,以请进来、走出去,开门办学的方式,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践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他带头上教研课,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嫌弃和慢待后进生,注意从思想上、学习上多关心、多辅导,给予更多的“偏爱”。他所教的班级也没有学生流失辍学。 他始终坚信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每个教师都应当成为教育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爱来照亮孩子的心灵。就是凭着自身不懈的追求和独到的教学艺术走进学生,叩开学生的心扉,在创新中不断发展自己,同时也在激励着学生。在他和老师们的努力下,青莫小学的教学质量多年名列前茅。家长们总是说:“孩子在青莫小学上学,我们放心!” 多年来,印保海力所能及地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善待学困生。为了不让一名适龄少年辍学,印保海老师时常骑着那破旧的自行车,足迹踏遍青莫、黄龙的山路,劝返流失生。他力所能及热心帮助困难学生。在校里校外,他像一台不知疲惫的永动机,不停地运转着、运转着…… 挑战走来,他敢于创新善作为 青莫联小为四所村小合并,不少农村学生因离校较远而住校。2011年,湖北省全面实行农村寄宿制学校营养餐。2012年秋季起,印保海老师在教学一线教学同时,学校安排他负责食堂后勤管理,要做好食堂购物支出台账。 营养餐实施之初的几年,学校粮油肉菜还不是定点集中配送。一两百名学生在校就餐,每天需要粮食百余斤,蔬菜、肉类200斤左右。印老师每周要往返学校与10公里外的集镇市场数趟采购粮油,风里来、雨里去。 农村学校营养午餐,由国家直接补贴,而寄宿制学校的早晚餐却要家庭支出。因此,不管学校大小,食堂餐饮台账就出现两大块,营养餐部分和非营养餐部分。国家对营养餐核算管理非常严格,是上级检查的重要部分。学生食堂台账成为后勤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日三顿餐,要做两本账。食堂台账填写制作成为后勤管理人员十分头痛棘手的“老大难”。2014年春,丹江口市后勤办在学校食堂营养餐管理中推行“e会计”软件,但这个软件操作复杂,需要较为熟练的电脑操作技术,真正能够使用者寥寥无几。能否对Excel中的表格建立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数据填写自动生成食堂核算,达到日清、周清、月清,既能减轻自己在食堂管理中的工作量,又能让台账一目了然?印老师在繁琐食堂账目核算中思考着这个问题。 在工作之余,他用自己有限的电脑操作技术,尝试着电子表格使用的摸索、实践,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完善,2017年秋,一套简单易学,操作简便的学校食堂电子管理台账系统应运而生。不仅把就餐核算从繁琐的手写填表中解放出来,而且打印出来的每日、每周、每月乃至每学期购物收支,营养餐及非营养餐收支一目了然。他的创新受到上级后勤办领导的肯定。 酒好不怕巷子深。印老师研创的学生食堂出入库管理台账系统以其操作简便和实用性不胫而走,圈粉无数。慕名前往青莫小学取经学习的他校后勤管理人员纷至沓来。印老师毫无保留,耐心传授他的做法,手把手的指导。为了让这套财务管理系统受益更多的教育后勤同仁,他把其上传到丹江口市后勤管理群,与他人分享。对垂问者,他总是隔屏悉心指导。 2018年3月,他代表丹江口市参加了十堰市学生营养餐工作年会,他是唯一一名参加会议的山村教师。会上,他制作PPT,向十堰地区数百名后勤管理人员介绍自己的这套营养餐管理台账系统,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不须扬鞭自奋蹄。在工作中,印保海老师不分份内份外;搞教学,他是一个拼命三郎,用满腔爱心呵护着孩子们,培优补差,搞好班级教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搞后勤,他通过保姆式的管理,让从学前班到五年级百余名山区孩子在校吃饱住安,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浪河镇中心学校校长叶云立如是评价印保海老师。 33年来,印老师始终坚持在乡村学校一线工作,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教育人,以忘我拼博的精神激励人,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影响人,堪称育人典范,师德楷模。他获得上级领导、学校同事和当地家长们的广泛认可,获得浪河镇 “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丹江口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十堰市“优秀教师”、十堰市后勤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成绩面前,他始终以淡薄的心态面对。他不断地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以奉献教育无怨无悔的那份初心砥砺前行。他说,鲜花与掌声只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还有更多的路要走,太多的东西要学。他坚信,只要执着、坚韧、用心去耕耘这份充满爱和阳光的事业,就一定能书写出自己的出彩人生,收获满园芬芳。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