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育桃李 无悔青春献桑梓 记竹山县文峰乡太和小学校长张吉安

发布时间: 2018-07-2511:51作者: 王定生来源: 竹山县潘口乡中心学校浏览量:

  在堵河之滨、十竹公路化口大桥里侧,有一个名胜古迹众多、峡谷幽深、风光秀丽、野生腊梅聚群生长的地方,那就是著名的太和梅花谷旅游景区。在梅花谷旁,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掩映中两栋的洁白房子,那就是竹山县文峰乡最边远的学校——太和小学。洁白靓丽的教学楼,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花坛里鲜花怒放,学生乐学,教师乐学,其乐融融。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当地村民说,是张吉安校长让我们这所边远小学充满诗情画。

  竹山县文峰乡太和小学始建于1968年,位于文峰乡太和村三组,下辖两个村,15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1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09平方米。与房县姚坪乡化口村接壤,距文峰乡集镇50余里,山大人稀,交通极为不便,是文峰乡最边远的学校。1987年8月刚刚高中毕业的张吉安来到太和小学任教,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教五年级语文、品德等学科。

  太和村地域辽阔,山高路陡,交通极为不便。许多孩子沿着崎岖山路步行10余里来到学校读书,身为太和人的张吉安深知这里条件艰苦。班上有个小勇的男孩隔校很远,家里非常贫穷,天天打着赤脚上学,从不迟到旷课,学习非常勤奋,成绩特别优秀。看到山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张吉安暗暗下定决心,扎根山区教育,给这里的孩子带来希望。白天,他潜心钻研教材,用心备课,认真上课。夜晚,他自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课,虚心向老教师求教,探讨教法。很快,他就胜任教学,驾驭课堂,成为一名教学能手。“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他深知这个道理,不断的学习。2002年他参加民转公考试,凭着优异的成绩转为公办老师,同年9月,他考取了十堰市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两年汉语言文学专科学习。2002年9月因业绩突出张吉安被上级部门任命为校长。

  让家长“放心”

  边远山区的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张吉安从当上了太和小学校长那天起,想方设法,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这个愿望。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普九”,太和村父老乡亲主动地捐沙、捐献青砖,出劳力将学校土胚房换成砖木结构的瓦房,那种尊师重教的热情深深感动了张吉安,愈发激励他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2008年,张吉安积极向县直单位据村工作队争取,获得了25吨的水泥,对学校操场、实行了硬化,向体彩中心争取了体育器材,建起了第一个运动场,结束“晴天一身水,下雨一身泥”的历史。在2012年在知名人士李小龙的资助下和党委政府支持下,太和小学撤出13间红砖瓦房建起了一栋3层800平方米全框架的教学楼,2014年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太和小学拆除了普九危房,兴建了两层400平方米的生活用房、标准化的师生食堂,结束了该校学生就餐的历史。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立校之本。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太和小学积极更新设备,大力推广教育信息化。2010年班班通教学点资源模式在该校应用,张吉安要求教师在县教育仪器装备站把所有的课程拷贝到移动硬盘中,拿回学校再到电脑中播放。张吉安制定学习计划和制度,他率先示范,学习班班通教学点资源模式应用技术,手把手教同志们学习,很快了全体老师初步学会了班班通教学点资源模式应用技术,班班通教学点资源模式在该校得到很好推广,彻底的解决了该校教师不出校门接受了心的教学理念,开阔了眼界,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增长了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2015年起,学校陆续建起了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学生浴室,购买了教师办公桌椅,极大的改善了育人环境。

  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开齐开全课程,他狠抓备教辅改考教学常规工作,制定了系列教学考评细则。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资源利用竞赛,每学期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上好两节示范课,要向40分钟要质量.。因而,太和小学年年期末统考各科成绩总是名列全乡同学科前列。

  为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张吉安积极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他制定了家访制度,每学期,要求每位学生进行家访,广泛向学生家长宣传教育惠民政策,虚心听取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建议。开学初,学校与每位家长鉴定学生安全责任书,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探讨育人方法,每学期举办一次安全知识讲座,举行一次防震避险疏散演练,提高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

  太和小学位于新河、老河、罗湖沟三条河交界处,因而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成为学校安全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每逢夏季,下大雨,河水暴涨,洪水咆哮,严重威胁着上学放学中的学生安全。太和学校推行雨天学生过河包保制度,张吉安吧全校教师分配到班,责任到人。要求家长来校接送孩子回家,实行家校无缝对接,对于留守儿童,则由教师亲自护送孩子回家。太和小学全体教师勤奋工作努力实现了16年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

  让学生“舒心”

  担任16年的校长,他让学校变为优美的花园,孩子成长的乐园。

  太和小学地处竹山县文峰乡最边远的太和村,条件恶劣。从从教的第一天,张吉安发誓要改变调太和小学落后的面貌,要把学校变为孩子温馨的家。 1992年暑假,在张吉安的影响下,淳朴的太和村村民翻山越岭,砍伐树木,将木材送到学校,帮助学校制作25架木架子床,结束该校住宿生长期睡“竹帘子铺”的历史。如今太和小学学生一人一铺,住的舒心。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学校兴建了标准化的教学楼、食堂,运动场,修建了花坛,硬化操场,绿水校园,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购买了太阳能热水器,兴建了浴室,使住宿生天天都能洗热水澡。

  学校兴建了标准化的学生食堂,购买了大型消毒柜等设备。严把粮油等采购、贮藏关,严把餐具消毒严格食品加工流程,实施教师配餐制、食品留样制度,不断提高学生饭菜质量,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为了改善学生生活,学校建立了1亩多的蔬菜基地,张吉安带领教师在基地里种植土豆、白菜、辣椒、大蒜、南瓜、葫芦、四季豆等,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新鲜绿色无公害的蔬菜,确保了学生吃的放心、舒心。

  太和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寄宿制村级学校,学校学生多为寄宿生和留守儿童,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我长期担任学校班主任、任教小学中、高段语文学科、教导主任、校长。课堂上,我是他们的严师,循序善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采用探究式、分组学习教学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快乐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课外,我就成了他们的挚友,学校开设了亲情电话,定期通过电话让他们与远在他乡的父母实现“团圆”,每晚必到寝室里给学生盖好被子,每顿吃饭时,都照顾孩子吃饱不留剩饭。如发现学生生病了,及时送到村顿吃饭时,都照顾孩子吃饱不留剩饭。如发现学生生病了,及时送到村卫生所检查治疗,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垫钱给他们买药。

  从教师到教导主任、校长,岗位的变迁并没有改变他对学生的爱,他爱生如子。因为在张吉安的眼中自己的学生就如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的关爱。这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名叫涛涛的学生,这是一个得过小儿麻痹症、智力有些残疾的孩子,才进校时他胆小的就像一个在丛林迷路的小鹿一样,不与大家交往、也不说话、没有一个朋友,他非常害怕大家看他异样的眼神。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当别的孩子课余在教室外尽情的玩耍的时候,他一个人默默的、孤独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发呆,或者是从窗户羡慕的看着同学活泼的身影……。看到这种情形,张校长心里暗自着急:这是一名身、心都有些问题的学生,如不及时扭转,定会学不下去辍学流失的。于是他利用双休,翻山越岭到该生家里进行了家访,了解家庭和孩子的详细情况,为该生一个人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课堂上听不懂的,课余就把他叫到办公室一对一的辅导,不求他学的有多快,只求孩子每天都一点进步,不断树立该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课余抽出时间带该生参加到孩子的游戏活动中,什么“老鹰抓小鸡”、丢手绢、滑滑梯等,张校长都亲自带他玩耍,虽然才开始的时候该生的动作有些笨拙,但是慢慢的大家都接受该生了,经过一段时间,张校长欣喜的发现该生变了:课堂上能敢于举手发言了,课后能和大家一起游戏了,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我知道自己把这个孩子从心里的阴影中拉了出来,让该生融入到了集体中去。多年的从教生涯,张校长还遇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每次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及学习上的困境,使张校长深知对这些山区的孩子少些苛求,多些宽容,少些埋怨,多些理解,少些指责,多些尊重,努力创造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从关爱中汲取精神营养,在关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这就是我掌握的走进学生心灵钥匙,张校长始终认为教育工作者要用爱去打开一扇扇心门,才能让学生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这正如一个教育家说的那样: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让我们用爱静心聆听每朵花开的声音……。

  让教师“安心 ”

  太和小学地处偏远,条件极为艰苦。因此,很多年轻的教师不愿意到这里来任教。因此,怎样让教师安心在此工作,便是张吉安担任校长以来考虑一个重要问题。他对学校人性化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安全管理工作抓得严,对教师给予关爱,尤其是对隔家很远的教师的特殊情况实行偏爱,从衣服食住行进行关爱,优先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每年都要给他们放探亲假,每逢家属来校探亲,学校总是盛情款待。家住保康县的青年教师小陈,襄阳的小张双休日不能回家,张吉安便安排食堂师傅为他们做上可口的饭吃,每逢周日下午,张吉安早早地来到学校打扫校园、办公室,烧水,为同事们沏茶,迎接教师们的到来。让教师们感到学校大家庭温暖。安心在这边远村小教书。

  他大力改善教师生活条件,2004年暑期,他认真勘察地形,选好地址,请人兴建水窖,购买水管,为学校安装了自来水,结束该校长期在校门前河里挑水吃的历史。2016年为教师办公室、宿舍安装了空调。

  村级小学虽小,但学校里琐碎事情较多。身为校长的张吉安总是爱校如家,以身作则。事无巨细,他总是躬耕入行,亲自抓。无论是分内分外的事总是抢着干,学校里绿化带的剪修他来干,厨房的说龙头坏了,他拿起钳子进行维修,蔬菜基地上长满杂草,他看见了二话不说,拿起锄头跑到地里,进行劳作……

  从教30多年,他总是勇挑重担,担任校长16年里,他总是身先士卒,从无怨言。太和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每逢开学,排课工作时,张吉安总是勇挑大梁,特别是音乐课,很多老教师不愿意带,他总是主动请缨,承担全校的音乐课。本来中文专业的他,却主动的承担3年级数学三十一年来,张吉安坚守文峰乡太和小学这片沃土,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寒来暑往,看着自己周围的同事走了一拨又来了一拨,曾经和自己共事的同事有的进了城,有的改了行。可是,他从不动摇。因为他知道只有坚守乡村教育,才有希望,只有办好这所边远小学,才能带动一批人,太和的教育才得到振兴,人民的生活才更有希望。

  张吉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坚守乡村,无私奉献的品质,扎实的工作作风,深深感动了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影响了每一位教师。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校和谐。在张吉安的带领下,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成绩年年名列全乡前列,学校16年来实现了校园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在2007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竹山县人设局、教育局授予他为“竹山县优秀教育者”,多次被乡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如今,张吉安年过半百,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进。表示一如既往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育人质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