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给23个智障学员当妈妈 告别大学校园后又到残疾人阳光家园当园长

发布时间: 2018-11-3009:04作者: 来源: 湖北日报浏览量:

 

    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荣海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斌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不动脑,事情做不好。动脑不动手,啥也做不了。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在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残疾人阳光家园,园长毛俊英正在手把手地教智障学员手指操。

  毛俊英今年75岁,退休之前,是江汉大学医学院的的副教授。2013年,她来到劳动街残疾人阳光家园担任园长,至今已经5年。从最初的7名学员到现在的23人,毛俊英见证了智障学员的成长和变化。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近日,记者三次来到劳动街残疾人阳光家园,走近副教授园长和她的“孩子”们。

  退休后给智障学员当妈

  阳光家园位于江岸区劳动街惠中社区,紧邻社区居委会,有一间独立的活动空间。20多位智障人集中学习绘画、拍手操、庇护劳动,进行康复训练。

  说起阳光家园的学员,毛俊英满是慈爱。这些学员年龄并不小,最小的19岁,最大的60岁,但在毛俊英眼里,他们都是“孩子。”大家都乐呵呵地玩乐时,23岁的小清则一个人坐在旁边。毛俊英走到小清的身边,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小清才从自己的世界中醒悟过来,和伙伴们一起吹葫芦丝。

  23名学员中,大多数是智力残疾,还有的智力残疾和肢体残疾同时存在。与正常人相比,他们虽然年龄已经二三十岁,但智力却只相当于一二年级孩子的智力水平。

  在阳光家园,毛俊英和老师们当起了这些智障学员们的妈,帮他们整衣服、梳头发、剪指甲、擦洗身体。为了更好的照顾这些智障残疾人,在武汉市和江岸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阳光家园提供免费中餐及课间餐。有的学员不能吃甜食,有的不能吃硬食,毛俊英就和几位老师变着花样给他们做课间餐,尽可能让他们吃好。

  自编手指操帮助学员康复

  从2013年筹办阳光家园开始,为了这些学员,毛俊英几乎倾注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无暇顾及家庭。在大家的眼里,毛俊英是一位“闲”不住的热心人。

  为了提高学员的动手协调能力,毛俊英还自编了手指操、穴位拍打操,涉及20多个穴位、鼓励学员学习乐器,让学员在快乐中学习。课外活动时,她还组织各种庇护劳动,剥毛豆、分装蔬菜、粘信封、穿珠子、做丝网花,使学员的智力得到一定的开发。

  阳光家园的学员从最初的7人增加到了23人,“要教他们一句话,就要重复十几遍,还要从口形开始;教一个动作,要手把手教数十次;教他们认颜色,教了十几遍还是记不住。”毛俊英和老师们仍然是不厌其烦。记者注意到,每一个来阳光家园的学员都对老师非常尊重。上课前,学员会主动向老师问好;放学了,也会主动给老师说再见,有的学员甚至还会和老师拥抱一下再走。

  采访时,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以前孩子不愿意去学校。现在,孩子不愿在家过周末,周一一早就催促家长送去阳光家园,孩子说“想老师”。

  学员融入社会当上保洁员

  下午四点多放学时,智障学员小涵看到爸爸许师傅在门外等候,三步跨作两步跟父亲来了个拥抱,爸爸反倒显得有点不习惯。“以前他跟孩子妈妈交流多一些,几乎很少跟我说话。”许师傅说。

  许师傅说,小涵曾上学到三年级,可是后来实在是跟不上,只好呆在家里。由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家里必须有人照看。2013年劳动街残疾人阳光家园刚开园不久,许师傅就把孩子送到了园里。

  到阳光家园后,孩子变化明显,会主动跟人打招呼,家里来了客人,小涵会主动帮忙烧开水,倒茶。在阳光家园里,小涵还爱上了乐器,经常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各种演出。

  江岸区劳动街跟踪服务阳光家园学员发现,毛俊英带的智障学员中,有一位有轻微智残的智障学员,2013年进入阳光家园,经过两年的学习康复,2015年已经走上了社会,在汉口一家公司从事保洁工作。这让毛俊英感到欣慰。“不仅要教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更重要的目的是让他们能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