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婷,把韶华献给特教
发布时间: 2022-06-1917:50作者: 胡平先来源: 湖北省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浏览量:
在探索中收获专业成长
2013年,她通过招考成为兴山特校首个康复专业教师。面对走不稳路、说不清话的残障孩子,屈婷勇敢挑起了全年级的康复教学重任。她抓住学校特教讲堂、家长学校培训、专题教育班会等一切机会,为家长、学生传播康复教育知识。吸引学生踊跃来上她的康复课,及时扭转了学生“怕康复”的心理状态,营造了“要我康复”为“我要康复”的浓厚氛围。她利用假期开展环境创设,把晦涩、难懂的康复专业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画呈现,通过“图说康复”,引入“医教结合”元素,实现了“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
她潜心钻研“医教结合”理论,大胆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康复技术和方法。花大量时间为学生进行精准评估,并精心制定个别化计划,实施“一人一案”,落实因材施教,学生的康复效果大大提升。多动症孩子小俊怡刚来校时根本坐不住,通过屈老师的感统训练,她能安静地坐下来并和同学们一起投入课堂学习了。走路颤颤巍巍的脑瘫孩子小亚菲,也能完成跳障碍物和慢速跑步了。一直不能站立的脑瘫孩子小德望,通过运动康复训练,终于实现了“行走自由”,能一次行走二十多步了。
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教师投入高于常人百倍千倍的耐心和责任心。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屈老师采用独有的教学模式。她每次都会精心备课,悉心打磨课件,制作直观的教、玩具,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创设合适的情景教学,辅以康复训练手段与技巧,让学生在生活语文课堂中,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玩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她善以语文教学为载体,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润物无声地培养其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2016年12月在“首届康复技能大赛”中,她执教的康复训练课《大象爬》获市二等奖,2018年、2020年制作的生活语文课件《爷爷奶奶》《秋天的校园》均获省一等奖。2021年湖北好课堂优质课竞赛中,她执教的生活语文《四季》获省一等奖。
在坚守中收获爱的果实
她是高年级学生的“知心姐姐”,低年级学生的“爱心妈妈”。刚参加工作时,学校照顾她,给她提供了一间值班室居住。屈老师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放学后陪着学生玩。和学生融洽的相处,让她有了细心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机会。所以,全校70多名学生,哪个孩子是留守儿童,哪个学生患有癫痫病,谁家和邻居闹了矛盾,她都摸得清清楚楚。这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更好的呵护折翼天使提供了准确信息。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贴心关爱、精心呵护这些残缺幼苗的信念。她提醒自己,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为孩子筑牢安全防线,守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有个叫小硕果的智力障碍孩子,父亲患有脑膜炎后遗症,母亲在孩子幼年时就离开了家庭。小硕果跟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七十多岁的爷爷只好来租房陪读。小小的孩子和年迈的爷爷成了屈老师心底最深处的牵挂。
2016年一个寒冬的早上,已有8个月身孕的“准妈妈”屈老师跟往常一样,进教室晨检时,没有看到硕果爷孙俩。屈老师心里特别着急,赶紧打电话联系乔爷爷询问情况。电话通了,无人接听!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屈老师顾不上肚子里的宝宝,拖着怀孕笨重的身子,拔脚就往爷孙俩的租住屋奔跑。房门还牢牢地从里面栓着,她大声地呼喊着小硕果的名字,用力地拍打着房门。万般无奈下,屈老师只好用力撞开房门,看见了因使用蜂窝煤取暖而不慎中毒的已经昏迷不醒的硕果,和摔倒在地上、呼吸微弱的爷爷。在同事的合力帮助下,屈老师迅速将二人送到医院。接诊医生说,如果再送晚一点,爷爷和孙子就没命了。屈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纯粹的师爱从死神手里救回了爷孙俩的命。面对硕果奶奶以猪蹄和菜籽油作为礼物,感谢屈老师的救命之恩时,屈老师心疼地抱着小硕果自责的说:“这些东西都留给爷孙俩补身体吧,我更应该感谢硕果和爷爷的顽强,才避免了一场悲剧。这也提醒我今后要更细心地做好学生和陪读家长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辜负所有家长的信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坚守在低年段康复班,播撒母爱,铸就师魂,让原本看不到希望的残障孩子走过生命的寒冬,迎来康复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她自己也收获了被认可的甜蜜果实。她5次被师生、陪读家长评选为“好妈妈老师”,所带班级多次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因表现突出,2020年1月学校党支部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向屈婷同志学习的决定。2020年6月被学校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6月被学校推荐为“县优秀共产党员”。
在奉献中诠释师德真谛
为了让重度残障、无法入学就读的孩子享受优质的特殊教育,保证公平的受教育权,学校开展了“提灯同行、送教上门”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意味着没有工作量,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屈老师克服哺乳期困难,主动报名当了一名送教上门志愿者,并担任送教组长,负责三名重度残障孩子的送教工作。她和另外两名同事一起,每个月雷打不动地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根据不同残障孩子的身心特点、残障类型和康复需要,贴心选择康复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形式,不仅让他们在家里享受抢救性康复,适度减轻了残障程度,也学习了适宜的文化知识,更是享受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和同龄孩子一样在蓝天下健康成长。家长们纷纷感叹:“疾病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不幸,可是遇见特校的老师却是我们家庭最大的幸运。”如今屈老师已经坚持送教4年之久,送教行程累积1万余公里,她跑遍了兴山8个乡镇最偏远的山村。每当她带着大包、小包的纸尿裤、牛奶等爱心物资,冒着风雨饿着肚子出现在送教学生面前时,家长渴盼的眼神、学生们手舞足蹈的欢呼,让她体悟到“奉献”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将送教上门做得更好的信念。
她把最浪漫的青春韶华无私地献给了特教事业,把最纯粹的师爱献给了山里的残障儿童。“爱在右,情在左,在道路的两旁,我们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一路穿枝拂叶的人,即使走过荆棘,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是对她最贴切的写照。她是同事和家长心中最美的师德标兵。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