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在听说读写里闪耀光芒

发布时间: 2017-12-2618:45作者: 袁作森来源: 恩施市教育局浏览量:

    近日,我阅读了恩施市实验小学56)班78位同学的作品集。看了那童雅未脱而又发自内心的散文、日记、心得,或说事物,或说教训,或说自然,或说四季,把我带进了咿咿呀呀背国学、兴致盎然诵诗文的孩提时代。让我再次在文墨沉香的土壤里一道跟着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听——获取信息的“源” 

  黄生睿同学在作文中说,“声音有很多种,究竟你会听到什么?听到城市里人们的喧哗声,让人忍不住想堵住耳朵;听到乡村里母鸡的咯咯声,让人的心安静了下来;听到大自然里小河的流水声,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声音有很多种,每个声音都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情绪:汽车的鸣笛声让人厌烦,林中鸟叫声让人舒畅,悲伤的音乐让人流泪,一声雷鸣让人害怕等等。但是这些声响让生活变得情趣多多,俨然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法国文学家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听,是一门学问,要听而有闻,它是人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本领。听,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学习,让我们学会辨别语音,理解语意,品评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如认真听课,或听课文朗读,就有利于记住课文内容;如认真听讲,或听人人对话、人机对话。在听的过程中,心灵在沟通,眼神在交流,学习内容自然而然沁入心间。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声音——可能是源于大自然的呼唤,可能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可能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如果你细细聆听,那么你会发现这些声音有多重要,有多唯美。 

    说——握住表达的“绳” 

    五(6)班吴鑫淇同学扮演导游向游客推介颐和园风光,这就是说的能力体现。说,就是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姿势、表情、手势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平时班级各项活动中,大胆去说;在思维训练上积极去争;在辩论会上,主动去辩。经过长期训练,我们说话就慢慢由不太完整到完整,由不够流畅到滔滔不绝了。 

    读——植入语言的“根” 

    在小学阶段,要加强朗读训练,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是读在课内,在学习时,可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找出来,多读读背背,并从语句内容与表达方式上探究,加深感悟。如在读《颐和园》中“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句话时,了解这句话中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构图多样,从中感悟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智慧和技艺。这样既可以培养品评词句的能力,又培养了积累语言的习惯,为习作打下了基础。二是读在课外,多读课外有用的书籍,读得多了,说和写的能力也就增强了。正如56)班胡硕涵同学在《读书的故事》中写道:“记得妈妈从网上买了本《十万个为什么》,自从有了这本书,我干什么都抱着这本书,连上厕所也拿着它看,当我看完了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如世界上为什么没有黑色的花。” 

    写——撷取成长的“果” 

    恩施晚报小记者胡育豪在《“小战士”们的军事夏令营》日记里写道:77日,到军营第一天本来很开心,可是现实却泼了我一大盆冷水。原来军营里这么累,根本不是我想象的世界,实在是太辛苦了。我本可以在家里舒舒服服地看电视,可我非要到这里吃苦,真是太笨了。78日,从今天开始,我改变了开始对军营的看法,因为你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过得很开心的。上午和中午的任务我觉得比昨天轻松得多,下午还听歌、学歌,一天确实过得充实多了。79日,今天是到军营的第三天,一天比一天精彩。今天我们学习了左弓步和右弓步,晚上还看了电影。晚上看的电影叫《逃出亚马逊》,讲了各国军队在猎人学校训练,最后只有几个人坚持下来的故事,我从中得到了“只有坚持才能走向成功”的道理。 

    优秀文学人才大多从写日记起步的,冰心说:“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只要能把自己对这一天周围的一切事物的真情实感自由畅快地写下去,留下心泉流过的痕迹,就好。”恩施市实验小学56)班向桂芳老师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每年将孩子们的日记、作文或在媒体发表的文章汇编成《成长的足迹》,长此以往,聚沙成塔,一座文学和心志大厦在恩施市实验小学巍然矗立。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