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既要“有意栽花”还要“无心插柳”

发布时间: 2018-05-0907:58作者: 张云朝来源: 十堰市竹山县竹坪乡中心学校浏览量:

  近日,笔者有幸拜读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老师领进门》一文,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重点描写了一次课堂上,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文章结尾说:“有一年,我回家乡去,遇到田老师正拄着拐杖在村边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田老师这淡淡的“无心插柳”却获得了“柳成荫”的意外收获的谦辞中,却包含着老师教书育人的深刻道理。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是将一种潜移默化的育人艺术淡化为一种无痕的魅力,让“顽强之柳”自然的生发,终于“成荫”,这需要独具慧眼,否则,那“成荫之柳”也难以遇到“无心之插”。也许那“无心之插”才是“柳成荫”的前提和条件。 

  正是田老师的“无心插柳”,才有“柳成荫”的作者刘绍棠的“插柳之恩,终生难忘。”刘绍棠的“插柳之恩”正是对田老师高超的育人艺术的充分肯定。 

  人们常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世间不是真的“有意栽花”就所有的“花不发”,而是针对“无心插柳”还“柳成荫”而言的。要是按照田老师的话说,其实在老师教书育人的长河中,“有意栽花”和“无心插柳”,都应该是老师教书育人的艺术真谛所在。 

  所以教师应该既要“有意栽花”,又要“无心插柳”,这也许是和因材施教的育人策略不谋而合。 

  针对有的学生,就应该“有意栽花”,只有“有意”地栽培,才能培育出鲜艳美丽的花朵,尽管还有“不发之花”。我们不能因为有“不发之花”就放弃“有意之栽”。尽心尽力的“有意之栽”是老师的本分,只要无愧吾心,尽到了“有意”的本分,那些“不发之花”也不会见怪。 

  “有意”和“无心”都是教师专注与敬业的表现,对待“鲜花”就该“有意”,因为“鲜花”是必须经过人为的精心培育与浇灌,精心的呵护。对待“柳枝”,就应该“无心之插”,正是“无心之插”,才能让“柳枝”长成参天大树,否则,你也像对待鲜花一样“有意”浇灌,还有可能让“柳枝”因为吸水过多而枯萎。 

  对待学生,有的,老师要采取“无心插柳”,通过淡化育人痕迹,将有形的教育化为无痕的诱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成为栋梁之才。 

  正像刘绍棠一样,在老师每节课的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受到文学创作的启发,以至于在13岁就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对待有的学生,就应该“有意”,而且特别“有意”。像对待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父爱母爱,作为教师就应该补上这种“师爱”,让“有意”填补“亲爱”的缺憾,让他们像娇艳的鲜花一样,在老师的百般呵护中,健康的茁壮成长,开出美丽动人的花朵。 

  “有意栽花”也好,“无心插柳”也罢,都是极具慧眼的名师的高明之举,需“有意”处且“有意”,得“无心”时且“无心”。 

  只有这样,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生涯,才不乏“鲜花”与“成荫”,“鲜艳”与“苍劲”,收获着芳香与绿荫之美,成就辉煌的教育人生。 

  尽管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这“树木”之道与“树人”之理,有诸多的相似之处,明了“树木”之道,就明了“树人”之理,只不过“树人”要比“树木”更加精细,“树木”的园丁与“树人”的园丁,都希望劳有所成,木成林,人成才。 

  “有意”和“无心”是理念,“栽花”和“插柳”是方法,“花发”和“柳荫”是结果。让“有意”和“无心”完美的结合,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才能让“栽花”和“插柳”,分别获得完美“花发”和“柳荫”的成功,成就教师快意的人生。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