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谜语教学

发布时间: 2022-11-2513:59作者: 姜海来源: 英山县温泉小学浏览量:

  小学语文课本中编了一些形式的课文,这类,但是短小精悍,形式生动,很能吸引学生,教师如能心地构思设计谜语教学,不但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形式,而且对于童心泯的孩子学好语文,也是一兴奋剂。 

  谜语教学要组织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我觉得下面几点是要注意的。 

  从字词分析入手 

  谜语是根据事物的特征,以精炼、准确、形象的语言达出来的。所以谜语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每个字、词后面都含有一些潜台词谜语”教学的特殊性就在于教学是以猜谜的形式展开的。因此,教师就要象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经过仔细推理分析,把那些躲在字、词后面的“潜台词”找出来,最后得出谜底。比如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象把镰刀。”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四个“有时”,告诉学生,有时这样,有时那样,说明那物体会变,不是固定的,那末怎么变呢?头两句中的“落”说明那物体会移动,位置会变,后两句象圆盘”“象镰刀”,又说明这物体形状也会变。再分析在山腰”“在树梢”,说明这物体位置比较高。然后启发学生想想在比较高的地方,位置会移动的,形状有时象圆盘,有时象鐮刀的是什么呀?学生很快便猜出谜底是月亮。由此可见,从字、词入手逐步分析,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特点,有层次让学生逐渐认识事物的全貌,进而学到一些分析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谜语教学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好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切忌说得太透。学生不用思考就得出谜底,课就上得没有味儿了。但是,也要防止把教学设计得太复杂,枝桠太多,使学生无法正确推理和归纳,难以找到谜底。故而在教学中必须找出一条通向谜底的道路,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得出谜底的方向进行。每一步都要让学生自己走,这样才能收到较好效果。还有这样一则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江河湖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对这则谜语,就要先指导学生想一想,平时见到的高山、平地、江河湖海各是什么样子的接着可提问:谜语里的高山为什么没有土,平地为什么没有田,江河湖海又为什么没有水呢?学生第一个想法便是:那不是真的。教师再问什么物体可以把不是真正的高山、平地、江河湖海表现出来呢?学生会提出数种答案:电视、图画、地图……教师把这些答案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让学生想想谜语的最后一句世界各国在眼前”,看看黑板上哪个答案能将世界各国都展现在眼前。大多数学生便会想到是地图。这样的推理和归纳,使学生处在积极的思维之中,学习兴趣高,逻辑思维能力也能提高。 

  谜语经常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巧妙地描写谜底的特征。同时,又往往以诗歌、对联等形式来表达,教学中,我们别忘了这一点。不仅要让学生猜出谜底,而且还要使他们学会一些语文知识,并得到美的感受。 

  比如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这则谜语运用了拟人手法,以弯腰、点头、让路、招手来写风吹过时禾苗、花儿、云儿、小树的动态,生动地刻画了教学的形象。当学生猜出谜底之后,就很有必要进一步讲讲,这则谜语是怎样描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儿的,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再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则谜语运用了对仗、对偶手法,又很有韵律感,象一首优美的小诗。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则谜语的特色,指导学生领略其中的修辞美,韵律美,并通过朗诵、背诵来得到美的感受。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