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温暖倾注到每个乡村孩子身上 在乡村教书育人

发布时间: 2023-05-2409:55作者: 李雪萍来源: 中国教师报浏览量:

  9岁时,我被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深深打动,在作文里写下了自己的梦想:当一名教师,去偏远的山村教书;14岁时,我通过《感动中国》知道了山东聊城支教学生徐本禹的故事,希望自己能成为像他一样点亮火把的人;大学毕业后,我心怀“向下扎根,向阳成长”的追求,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从孔子故里来到汉水之畔。

  我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学校的景象,绿树、红墙、蓝天,校园外茫茫的麦田,柔和的春风,一派田园诗情。当我走进教室,40多个学生一下子腰杆挺得笔直,齐刷刷地看着我。也许命中注定要邂逅,看着学生明眸似水,我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大学时我的专业是书法,读过不少关于书法技法和历史的书,深知里面蕴含深厚的文化,所以想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在一撇一捺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精气神。于是,我买来笔墨纸砚,组建学校书法社团,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练习书法。我和学生在练习中共同进步,他们在市区书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我也荣获湖北省中青年文艺人才称号,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我与孩子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志在四方》节目的录制,讲述我们的故事。

  为了让书法惠及更多乡村孩子,每周我到学校下辖的教学点走教——教学生书法。这里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平时见到陌生人不愿交流。最初,学生看到我总是躲闪,几次课后才敢与我交流。“李老师,您什么时候来给我们上书法课”“您看我这个字写得好吗”……现在每次去走教,学生都会主动拿出作业请我检查,有时还会跟我说说心里话。

  乡村有美丽的汉江河,有一望无垠的麦田,还有壮硕的牛羊,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自然资源丰富。我是语文教师、班主任,同时兼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会自然地将各种课程结合起来。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带学生在户外进行汉江石绘画创作,学生拾捡形状各异的石头,画布一铺,一堂创意写生课开始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带给我很多惊喜,他们不仅进行创作,还能感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闲适……绘画结束,我们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一起在田野上奔跑,放飞梦想。孩子们尽情地奔跑、呐喊,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但是也能体会到童年的快乐。学科之间是相互融合的,语文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在乡村,教师是孩子与世界的连接者。为了避免学生只能通过一块窄窄的手机屏幕看到远方的父母和外面的世界,我给学生做蛋挞,帮学生拍生日短视频,带学生诵读经典、学习书法、排练舞蹈,在田间地头走时装秀。我常想,若干年后他们走出乡村,应该会记住这份美好,而这份快乐可能会成为他们面对未来的力量源泉。

  从齐鲁大地来到荆楚大地、从城市走进农村,我成就了自己最美的青春,也用自己的所学改变了乡村孩子。在这里,我见证了乡村教育的日新月异,见证了孩子一天天成长。无论走多远、走多久,我都不会忘记来时的路,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乡村孩子身上,把所学全部挥洒在这片土地上。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朱坡中心小学教师,入选2019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