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师德 传播师爱 思政课教师快乐育人——记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伍艳丽老师
发布时间: 2018-09-3010:12作者: 詹杏芳来源: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浏览量:
中国教育有句古训:“亲其师,信其道。”亲者,亲近、喜爱也,意思是只有亲近、喜爱老师,才能对其道笃信不疑。如何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这就要求为师者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好的老师,深受学生尊重、爱戴、信服、怀念。那么,何谓师德?师德是指老师应当具备的与职业要求相符合的品质道德,如为人师表、学问扎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等,不仅把知识传授于学生,还要将做人的好品质、治学的好学风带给学生,引导学生走上成人、成才的正确途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伍艳丽就是这样一位榜样式人物。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将温暖慈爱融入无数次和颜悦色的倾心交谈;她是同事眼中的励志榜样,将顽强上进化成耕耘三尺讲台的执着;她是女儿口中的超人妈妈,将生活的风吹雨打无怨无悔地扛在肩上。执教14年,41岁的她始终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对学生用情育、用心管、用智引,鼓励和帮助广大高职学子提振信心、重塑自我,真诚无私地教育和引导学生步入向上向好向善的坦途。
今年第34个教师节,在由湖北省教育厅支持,楚天都市报、湖北省教育基金会、湖北电视教育频道联合主办的2018“寻访荆楚好老师”大型公益活动中,伍艳丽老师被评为“荆楚好老师”,全省共30人、高职院校仅2人获此殊荣。
9月7日,省教育厅领导为伍艳丽老师颁发“荆楚好老师”荣誉奖章
爱岗敬业 师者诲人不倦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爱岗敬业是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伍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学生热情关怀、尽心尽力和无微不至。
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伍老师始终负有把学生教育成才的责任感。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她不断钻研学习,认真备课上课,悉心辅导每一个学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设计与有效实践;为了胸有成竹地备好一次课,她一口气同时查阅三本辅导教材,将密密麻麻的标注变成生动鲜活的案例注解,反复斟酌的教学设计让她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为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她经常阅读专业书籍扩宽知识面,并自学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获得了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她还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主动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伍老师常说:“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在她看来,如果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在信息时代要做一名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润物无声的教诲和指导。
虽是思想理论课,但她的课堂因材施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一点都不枯燥:讲“追求远大理想”,她让学生发表演讲《十年后的我》;讲“弘扬中国精神”,她让学生学习讨论《钱学森的中国情结》;讲“创造人生价值”,她发起头脑风暴《不会游泳的大学生跳水救人致使溺亡到底值不值》……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生活智慧,就这样潜移默化地融于每一个充实快乐的课堂。此外,伍老师还有一套独特的课堂管理秘籍:每次上课前,坐前三排和后三排的学生均被她一一记录在册,依据座次及其变化计入学生出勤的“经验值”;课堂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蓝墨云班课APP),促进学生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反思,再将学生的互动情况、答题态度和水平计入他们课堂表现的“经验值”,各个环节的“经验值”组成了学生这门课的综合成绩。伍老师自信地说,这么多年,她对每一个学生给出的成绩都有根有据,哪怕只有1分的差距,她也能指出这1分差在哪个细节。这种客观公正、细致入微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十分敬佩又心悦诚服。
学生们喜欢和伍艳丽老师在一起(左一)
践行师德 好老师快乐育人
伍老师对教师职业有“八个字”领悟:践行师德,传播师爱。她的良好师德突出表现在“爱学生”。她说:“一个老师只有先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职业,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伴着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开启学生的心智。
伍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获得前行的精神力量。还要在这个真善美、假恶丑混杂的世界里温暖、慰籍学生的小心灵,帮他们拨开迷雾指引方向,让学生的小心灵拥有大情怀!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心中有光、有热、有大爱。这是她的信念,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也是她的承诺,用无微不至、持之以恒的真情和关怀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
爱与责任,相得益彰,是师德的灵魂。伍老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为了更多地与学生交流谈心,甚至牺牲了许多陪伴家庭和女儿的时间。她看学生时,满眼的慈爱温柔,就像凝视自己的孩子。她不忍心看到孩子们不好好读书,怕这些年轻人过早地放弃自己。讲台上,她是德威并用、严慈相济的思政课教师,潜心用科学真知和朴实的生活哲学传道授业解惑,春风化雨般启迪学生的智慧;讲台下,她是乐观开朗、热情爱笑的知心姐姐,对学生的问题明察秋毫观察入微,若发现学生身陷消极囹圄,她会忍不住执拗地一管到底,一次又一次热心快肠地引导迷途的学生逆袭成长。
学生紧扣的心扉,愿意向她敞开;学生不愿启齿的困扰,愿意向她倾诉;两部手机保证随时在线,即使深夜接到学生求助,也会认真关注耐心回复。她曾在六点的早晨保持通话一小时,耐心劝回江边徘徊万念俱灰的学生;也曾持续关注跟踪谈话三年,激励一个差点退学的学生破茧成蝶逆袭成学霸;她还一对一帮扶,让厌学生变优秀生,先后考上专升本和研究生实现华丽蜕变。
她说,“这么多年我引导帮助过的学生不胜枚举,看到学生们进步我就很开心,很高兴能给他们带去一线光明和希望,我乐意用正确的理想信念武装他们的头脑,用人民教师的光和热温暖滋润他们的心灵,只要我真心无私地付出,就一定能帮到更多学生。”
伍艳丽老师(左三)带领学生开展暑期下乡社会实践
坚持初心 护航人守护成长
伍艳丽感悟到,学生是一粒一粒待发的种子,需要春华秋实岁月的洗礼,需要有温度的沃土承载,需要阳光雨露滋润、需要思想碰撞、需要浇灌呵护;教师要像父母一样爱护学生,像源泉一样传授知识,像航灯一样为学生指引方向,教师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楷模,更是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所以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塑造学生思想灵魂的工作。
小亮(化名)是上伍老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生,曾是同学眼里的“问题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偏执敏感、不合群,生活自理能力差。伍老师用了近两年的时间陪他、与他交流,每隔几天请他在食堂吃饭、操场散步,有时谈心达三小时以上。连续两个暑假,小亮在伍老师的帮助下勤工俭学,不仅自己挣到了学费,回家时还能给父亲补贴家用,渐渐缓和了与父亲的关系。大三那年,小亮是到学校图书馆看书签名次数最多的学生。毕业后,小亮顺利在武汉找到工作,至今仍时不时与伍老师电话沟通交流。在他眼里,本身经历十分励志的伍老师就是最好的榜样,教会他坚强乐观、拼搏奋斗,要对生活微笑;一身正能量的伍老师还是他“迷途”时期的贵人,扶携他永远不要妄自菲薄、不要绝望,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善良的伍老师更像亲人一样关心他,即使已经毕业了,仍时不时收到伍老师的信息,询问他的近况,倾听和开导他的烦恼忧愁,逢节日给他发爱心红包,甚至在他找工作或换工作期间默默接济他。
陈晓(化名)是一名2014级学生,入学一个月,陈晓的父亲从浙江金华老家来校,准备替陈晓办理退学。得知这个消息后,伍老师一听就着急了,反复劝说他继续读书,并且许诺说会重点加以引导,争取顺利毕业。在伍老师的劝说下,陈晓留下来了。伍老师每周到他宿舍二三次,找机会和他聊天,问他学习英语的情况,还主动购买书籍和复习资料送给他。经过不断的引导与鼓励,陈晓先后考过了英语三级、四级,去年6月还参加专升本考试,顺利考上一所本科院校读大学。如今的他全然变了个人,褪却一身颓废消沉,积极努力、健康向上地学习生活。在伍老师的建议下,陈晓正在复习备考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伍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有很多很多温暖动人的小故事,例如,她还“承包”过一个端午节的粽子。2017年端午节,正值专升本复习备考关键时期,为了给自己带的备考学生加油鼓劲,伍老师从家里带去二十多个粽子送给他们。后来被其他同学知道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更多学生给她发信息打电话撒娇:“老师我也要吃粽子”“老师我还没有(粽子)呢”……不管是哪个学生,伍老师都乐呵呵地答复:“好的好的,每个人都有啊。”她又专程从江夏的学校赶回鲁巷的家里,从附近大卖场一口气买回三百个粽子,足足煮了九大锅,又拎回学校一个个送到学生手中。今年端午节时,伍老师还收到学生的调侃信息:“老师,我出去实习了,今年不用给我留粽子了啊……”学生心念的粽子,满是一名人民教师对学生宽厚无私的爱和细致入微的付出。
伍艳丽作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名普通的思政课教师,三尺讲台是她庄严神圣的舞台,两寸粉笔是她传道授业的执着,一生教诲是她解惑育人的奉献。她是园丁,用爱与责任默默浇灌学生的心灵;是人梯,为学生架起通往坚强人生的桥梁。她一直践行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的理念,将一名思政课老师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爱笑的伍老师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