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内<正文

春光里,他们花样玩转“百校千馆”

发布时间: 2025-03-2509:09作者: 张屏来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浏览量:

   

小学生在湖美美术馆参观画展 受访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肖杨 李碗容 张裕 张静娴 张渊 王媛 狄鑫

  春光正好,“百校千馆”正热。

  上周,数万人次通过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网信办、湖北省委教育工委、湖北省教育厅统筹指导,依托极目新闻建设的“百校千馆”——湖北“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进百校,访千馆,赏百花。

  看嫩芽破土,也看文明生长;数樱花几朵,也数千年时光。

  初中生首进洪山实验室

  3月20日下午,武汉光谷未来学校702班学生走进湖北洪山实验室。

  这是该实验室自成立以来第一次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在洪山实验室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认识了“华墨香”黑米、“高产高蛋白玉米”等多项农业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这是蛋白质含量超过10%的高蛋白玉米品种。我国玉米总产量2.9亿吨,玉米籽粒中蛋白含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新增了290万吨蛋白,每年就可以少进口700万吨至800万吨的大豆。”实验室科研人员介绍,实验室服务国家生物种业战略,整合省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农业生物遗传改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培育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保障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学生们还参观了自动化基因检测平台和测序仪室。讲解员介绍了基因检测的三种方法,告诉同学们“人类基因组计划”耗时13年,耗费30多亿美元,现在单次基因组测序成本已降至不到1000元,学生们直呼不可思议。

  画家亲自带孩子们观展

  3月22日上午,中华路小学师生走进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美术馆参观“行走大地——许海刚水彩艺术展”,为他们讲解所展出的190多幅作品及其“草稿”写生手账的,正是作者本人、被誉为“会画画的徐霞客”的水彩画大家许海刚。

  40多年来,许海刚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用画笔记录下了青藏高原的壮美、江南水乡的宁静以及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现场,他娓娓道来一幅幅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这幅《高原晨曦》是在青藏高原写生时创作的,清晨的阳光洒在雪山上,天空呈现出七种不同的蓝色渐变,那种空灵的美深深震撼了我……”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也跟随许老师的脚步,走遍了祖国大地。

  3月21日下午,武汉市粮道街中学积玉桥校区小学部26名喜爱绘画的孩子也到该馆观展。大量详细记录许海刚画作创作路径的写生手账,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原来那么大的画最开始是这个样子,我们也可以学着来画日记,为以后画大画积累素材。”

  幼儿能赏“孔子讲学图”

  3月21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斯迪姆幼儿园250余名师生走进武汉理工大学艺术馆开展春日研学活动。

  “快看,这个小碗会透光!”通体似玉的料胎画珐琅彩引发了孩子们的惊叹,讲解老师适时引导孩子们观察虹彩装饰、描金技法的差异,孩子们边听边看边点头。行至“孔子讲学图”瓷板画前,老师则给孩子们讲解孔夫子与弟子们围坐在树下讲学的场景,并带领孩子们诵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面对通体开裂的由景德镇的工艺大师周国桢创作的瓷雕《领头羊》,老师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艺术的缺陷之美,引导孩子们观察陶瓷粗粝的肌理,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在艺术馆的各个角落,孩子们还一一欣赏了传统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藏品,艺术馆全体讲解老师齐上阵讲解,将传统文化小知识融入趣味解说,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武汉理工大学艺术馆负责人表示,学校在定制开发契合不同年龄段孩子认知水平的特色研学课程,致力将艺术之美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看传统农耕学做虎头帽

  “这件‘龙骨水车’是古代农民智慧的结晶,它曾是大别山地区灌溉农田的重要工具……”3月22日,黄冈市明珠学校的10余名小学生和家长们走进位于黄冈师范学院内的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沉浸式感受农耕文明的千年传承。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每一件农具都承载着先民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博物馆讲解员杨梦珂通过实物展品,向学生们展示了从原始石犁到近代铁锄的演变历程。当看到按比例复原的传统厨房时,学生们纷纷惊叹于茅草屋顶和夯土墙的工艺细节。农具展区内一件形似木马的“秧马”也引发了学生的好奇。“这不是玩具,而是宋代插秧神器!”讲解员向大家介绍秧马的使用方式——农民伯伯们利用底部的滑板在泥田中滑行,既能减轻腰部劳损,又能提高插秧效率。

  之后,学生们走进博物馆的小课堂,学习用超轻黏土制作虎头帽。他们挑选朱红、明黄、玄黑三色黏土,先揉搓软化材料,再用塑料刻刀雕出虎头轮廓,一顶顶威风凛凛的虎头帽就诞生了。

行走的春日课简直上不完

  这个春天,入驻百校千馆的诸多展馆推出特色活动,邀大家走进大学,赏花游馆,感受“行走的春日课”。

  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正在开展“樱你而来·春日映像”摄影打卡活动,邀请市民朋友在3月15日至30日期间,走进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到馆打卡拍照,自由创作。该博物馆还准备了古风服饰、创意道具任你选,拍出专属春日大片。优秀作品可获樱花款定制礼品,作品将择优在博物馆展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自3月15日起至4月20日,每周六、日上午10:00-11:00,将为观众呈现共计12场的讲解导览,每场限额50人,带其领略货币金融历史的发展历程,感受岁月长河的深沉魅力。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在各个二十四节气都会推出特色活动,带大家游馆学知识。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的志愿者将为观众讲解北流型铜鼓、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也将带观众走近苗族银帽。该馆恰似一座时光驿站,每一件文物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将古老的智慧传递给未来。

  湖北经济学院博物馆开展的“樱色书香,博古通今”樱花节系列活动将开展至3月30日。

  还有这些地方可去——

  长江大学:樱花,长江大学“10·24”英雄集体事迹展览馆

  江汉大学:樱花,江汉大学都市时尚体育科普展示体验馆

  湖北中医药大学:荷花,湖北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

  湖北医药学院:樱花、海棠花,湖北医药学院生命科学馆

  武汉音乐学院:樱花,湖北音乐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校史馆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玉兰花、郁金香,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钱学森纪念馆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玉兰花、桃花,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水韵文化馆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樱花,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科普教育基地

  ●温馨提示●

  “百校千馆”平台是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网信办、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统筹指导,依托极目新闻建设的湖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广大市民朋友可关注极目新闻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百校千馆”,即可免费预约参观湖北省各类场馆。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