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内<正文

“开心农场”里解锁跨学科育人 泥土里藏着这么多知识

发布时间: 2025-03-2809:33作者: 向洁来源: 长江日报浏览量:

辣椒苗又长高了,孩子们欣喜不已。

  长江日报讯 “番茄苗日均生长0.57厘米!”在硚口区韩家墩小学北校区的春种节成长档案里,三(1)班学生阮关钰用红蓝双色笔标注的观测数据格外醒目。3月25日,当“小农夫”们穿梭在氤氲着泥土芬芳的“开心小农场”里,他们丈量的不仅是植物的生长刻度,更是教育回归土地的生命律动。

  翻土声与欢笑声交织的苗圃中,二年级语文教师罗丹正举着锄头示范:“虎口朝上,像握羽毛球拍!”这个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农耕技能瞬间化作具象的生活经验。她特意留下几行未松动的土地当作对照实验区,用于见证深耕对于番茄生长的影响,让《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文真正“长”进土地里。

  “自然界的播种机来帮忙啦!”随着科学老师韩妍的指引,二(3)班的学生们围蹲在蚂蚁搬种的土坑前,观察记录本上瞬间铺满惊叹号。当数学思维在田间萌发,三(3)班学生王甄妮小组的尺规播种法,让种子间距精确到厘米;四(2)班学生樊睿曦通过菜场实地考察,建立起“弯柄紫茄”与商品农作物的观察坐标系。这些生动场景印证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知识正在劳动实践中完成意义建构。

  超市货架前的亲子数学课,将劳动教育延伸向更广阔的社会课堂。二(1)班学生刘沐成与父亲核算荷兰豆种植成本时,50粒种子与6.98元/斤的换算,让抽象的“单价换算”知识具象为指尖跃动的数字。

  “以前总觉得劳动课就是玩,现在才知道泥土里还藏着这么多知识。”六年级学生周袁谨说,这已经是她在学校参与的第六届春种节,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教育需要与土地相连,春种节是学生触摸生命规律、理解生态文明的起点。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劳动精神厚实孩子成长的底色。”该校校长殷艳晴表示,学校以春种节为切口,将劳动教育从“课本”延伸到“田野”。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种植技能,更在松土、浇水、记录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价值,培养了珍惜粮食、敬畏自然的品质。

  (向洁 王雯婷 耿晓莹)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