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厚植五育并举,深化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 2023-08-1808:49作者: 姚海彬来源: 建始县教育局浏览量:
8月12日,恩施州青少年运动会圆满落幕,建始县代表团286人,参加了田径、足球、乒乓球、游泳等八个项目的角逐,共获得18金38银40铜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建始县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强化五育并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德育为引领,强化思想铸魂育人
建始教育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完善工作格局、夯实课程建设、建强工作队伍,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开展思政课校长赛课,来自全县中小学校长共28人参加赛课,参赛教师们立足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活动任务,重视价值导向,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充分展现德育智育的有机融合,在合作与探究中引导青少年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展示了一节节精彩的课程。
加强民族教育,推进“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演讲比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12所。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建始县第一中学、县民族小学、长梁镇民族小学等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2年评选“建始县首届新时代好少年”7名,2023年评选“建始县新时代好少年”10名,激励广大青少年汲取榜样力量,争做时代先锋,砥砺奋进前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坚持以智育为核心,强化双减政策落实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建始县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四加四减”(加强培训机构整治,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加强学生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校课后服务,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加强教育质量管理,减轻家长精力负担),全面推进“双减”改革。大力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全县51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为3家,压减率达到94%。全县15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实行“5+2”模式,严格执行城区学校每生每月70元,农村学校每生每月60元的标准,学生参与率达到98%,教师参与率100%。强化五项管理,出台作业管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等系列配套文件,统筹推进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以学校为主阵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学校社团发展,“一校一品”成效明显,积极引进社会资源,浙江海亮教育、学科网等优质资源为落实双减政策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质量综合水平跃居全州前列。
坚持以体育为关键,强化体教融合发展
建始县以校园足球为主抓手,全面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坚持“以赛促教”,持续规范组织“班-校-乡(镇)-县”四级足球篮球联赛。2023年7月,在恩施州中学生足球联赛(初中组)中,建始县代表队获得男子冠军、女子亚军的优异成绩,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
坚持以美育为突破,强化课程资源设计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解决美育中“何为美”怎样培育美”的关键问题。建始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聚焦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三个阶段,通过理论课感受美、鉴赏课鉴赏美、实践课创造美的形式开展,形成理论课+鉴赏课+实践课的美育课程体系,最终实现在理论中感化人,鉴赏课中塑造美,实践课中提升美的育人目标。
建始县长梁镇民族小学将非遗文化丝弦锣鼓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推品牌引进学校,成立“丝弦锣鼓艺术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丝弦锣鼓传承人,丝弦锣鼓表演队多次走出大山,在省、州舞台表演并获奖。建始县民族小学为立足校情,致力于校本教材开发,自编自创《写字操》民族舞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写字操》在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二等奖。近年来,建始县的美育教育既有“老配方”,又有“新菜单”,积极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将美育和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在历史与现实贯通、传统与未来碰撞中提升学生的大格局、宽视野、高品位,让学生在丰富的趣味中体验了解中国美、人文美。
坚持以劳育为延伸,强化评价机制改革
建始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把课堂延伸到田地,探索耕读劳动教育模式,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劳动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中小学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建始县花坪民族小学建设了农耕长廊,带领学生们认识老农具,了解其用途。开展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其中《推合渣》深受学生喜爱。课上,老师带和学生一起亲身体验推合渣的过程,吟唱《大山里的土家娃》,好不欢乐。长梁镇桂花小学将劳动教育和清廉学校建设紧密结合,打造了“清风农场”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业州镇七里坪中学结合学校文化阵地分区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划分“责任田”;红岩寺镇红岩寺民族小学积极推进“劳动+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劳动教育与科学普及有机融合的实施路径,是“太空种子”种植实践基地。全县学校让学生通过“身体在场”的劳动体验,创设学生“身心一体”的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学有所教、校尽其能、师尽其智,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始教育将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笃行不怠,加快推进教育强县建设。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