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校<正文

湖北文理学院:志愿服务之花竞相绽放

发布时间: 2017-10-1308:27作者: 大通社记者 钟凯龙来源: 湖北文理学院浏览量:

   教学楼墙壁上、草丛中、宿舍楼梯间、田径场围档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标语在学校随处可见,自襄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学校创建文明校园以来,湖北文理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用行动阐释志愿服务精神,用行动助力创文,用行动带动身边人、感化身边人。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在学校党委宣传部、文明办的统一部署下,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了100名志愿者,100名志愿者在国庆中秋节8天假期里在襄阳檀溪路上进行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活动。
  “叔叔,您好!绿灯才可以过马路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熊明秀在引导交通时对一位六十多岁的大伯说。她把女儿带到身边,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行人问孩子也一起值勤吗?“文明要从娃娃抓起,让文明的根深扎心中。”熊明秀回答道。她表示,在一个小时的值勤期间,无人无车闯红灯,无人乱穿马路,亲眼见证了襄阳人文明素质的提高。创文是契机,是起点,坚持下去,相信襄阳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一定会绽放光彩炫目的现代文明之花。此外,经政学院教师刘芬在执勤当天也带着六岁的儿子上路执勤,这也是刘芬老师和儿子第二次上路执勤。
  上阵父女兵,党委宣传部教师胡旭与62岁的父亲一起站在檀溪路口,引导交通,俨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以前都是别人帮助我,今天我能帮助别人,我非常开心!自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们老年人过马路更安全了,我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也要发挥党员的余热,传递文明正能量!”一名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干部胡明华如是说道。胡旭坦言,对于志愿服务活动自己乐于参与其中很大部分也源于父亲的影响,今天与父亲一起值勤,更是给自己上了生动一课,相信人人争做文明人,就一定可以共创共享文明城。
  同为教师的夫妇,今年中秋节,杨正波和刘满英第一次搭档上路值勤做志愿者。“我们俩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在这种场合共庆佳节,很有意义也很难忘。得知学校招募志愿者消息以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报名。创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希望能为这座城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来自物电学院的教师杨正波说,他的爱人刘满英是经济与政法学院教师。
  除了教职工以外,参与到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的还有来自多个二级学院学生。文学院17级新生王红月感慨道:“襄阳是一座旅游城市,假期游客增多,参与到本次志愿服务当中特别有意义,这让我更加感受到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温暖,切实感受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你们放弃休息时间,主动自愿报名,争当文明交通引导志愿者,充分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体现了湖北文理学院人的精神风貌,为襄阳市文明城市创建做出了贡献”,校长丁世学看望志愿者时说道。
  在“母女团”、“父女兵”、“夫妻档”的背后,是千万湖北文理学院人的决心和信心,学校采取招募和自愿报名的方式,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欢迎,积极主动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蔚然成风,在国庆中秋假期招募通知发出不到3天的时间里,就有130人踊跃报名争当志愿者。目前,湖北文理学院已将节假日招募志愿者常态化。
  文明创建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学校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校园文明建设,切实做到文明创建的常态化制度化并形成长效机制,让志愿服务之花竞相绽放,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