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警察叔叔进校园授课筑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火墙”
发布时间: 2024-11-2108:41作者: 黄华新 胡平先来源: 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浏览量:
本网讯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违法和犯罪的关联”“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随着“警察叔叔”生动细致的讲解,孩子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更是在心底牢牢筑起了一道违法犯罪“防火墙”。
11月20日,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特邀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余自源,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从你我做起》的法制教育宣传课。余警官借助多媒体课件,以身边常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为切入点,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依据,将“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违法和犯罪的关联”“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什么是犯罪”“我们要怎么做”等内容娓娓道来。
“不能打人骂人,也不能带小刀进校园。不确定的事要问问老师和家长能不能做。受到伤害要报警……”听完警察叔叔的授课,小江同学这样表达自己的收获。
“听了警察叔叔今天讲的课,我明白了以后要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不能违法犯罪”“我们要从小养成好习惯,远离不良行为”……孩子们明确了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激动地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样的法制教育宣传很实用,为我们学生家长教育孩子也指明了方向,希望今后多一些这样的课堂。”启慧班陪读家长小枫爷爷这样说。
余警官强调,不良行为的养成可能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导火索,同学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家要珍惜学习法律法规的机会,用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约束自己,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提高鉴别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模仿、不触碰不良行为,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做自己心里正义的守护者,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班主任屈婷介绍,由于残障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较低,生活中极易被不法分子诱导、利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不自知。学校开展这样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邀请警察化身教师,为特殊儿童普法讲法,能较好助力残疾少儿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成长为行为文明、心理健康、遵纪守法的新时代好少年。
该校政教主任高巧莉表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学校常常利用生命安全和主题班会活动向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也时常邀请专业人员到校授课,帮助特殊儿童学习认识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构成了犯罪,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希望同学们不仅要用法律法规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更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
我有话要说